【青博微课堂】龙,是闪电变来的?!

【青博微课堂】龙,是闪电变来的?!

新石器时代

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C”形玉龙,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通高26厘米。长吻修目,身体卷曲若钩,与今天的龙仍有很大的差别。

新石器时代 “C”形玉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代

龙的形象常见于青铜器、玉器、骨角器的装饰中。这是一件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后期的玉龙,玉质呈墨绿色,立体圆雕而成,龙首微昂,双角后伏,龙身盘曲。

商 玉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龙在形象、纹饰上有了新的改变,在风格上更加精细而富于变化。这件龙形玉佩出土于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中,属于春秋晚期。长10.1厘米,厚0.6厘米。玉质润泽,龙蜷曲弓伏,回首卷尾,全身遍布隐起谷纹。

春秋 龙形玉佩 山西博物院藏

汉代

到了汉代,龙纹开始代表“帝德”与“天威”,成为封建王朝帝王的象征。这是一件西汉时期透雕双龙的白玉璧,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一号汉墓。玉质晶莹洁白,两面雕刻细密的谷纹,周缘起棱,璧的上端饰透雕双龙卷云纹钮,双龙相背,昂首曲身,张口挺立在璧缘上,体态丰腴矫健。这两条龙看起来和我们观念中的龙是不是有点像了呢?

西汉 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璧

河北博物院藏

唐代

唐代的龙不但有气势,而且富态华美。以下两件器物分别是西安南郊草场坡出土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和湖北武昌唐墓出土的青龙纹砖。龙身体细长,线条流畅,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

↑ 唐 青龙纹砖 故宫博物院藏

唐 鎏金铁芯铜龙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宋代

到了宋代,龙的形象开始有了定式。《尔雅翼》中“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以下两件器物分别是宋代的陶塑青龙和吉州窑的剪纸贴花龙纹盏。这一时期的“龙”是不是和我们印象里的龙比较像了呢?而且萌萌的,更像是一只四脚的走兽。

↑宋 陶塑青龙 溧阳市博物馆藏

南宋 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盏→

元代

元代的龙,身体更加修长,逐渐从兽的行列中脱离而出。这件元青花大罐上所绘的龙纹小头细颈,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元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两代

明清两代的龙纹,装饰在各种材质的器物上,如瓷器、玉器、漆器、铜器等。形象多样,有行龙,有团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帝王的专利。每个时代特征鲜明,如明代成化时期瓷器上的龙眼在一条线上,像戴了一副眼镜,俗称“眼镜龙”;清代康熙时期的龙凶猛而有气势,头上有大的肉髻。

←明成化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青花鱼龙纹六楞碗局部 青岛市博物馆藏

今天,和小编一起简单梳理了“龙”形象的演变史,是不是又是涨知识的一天呢?欢迎大朋友、小朋友们来青博《会讲故事的博物馆》参观,继续涨知识哦。

观展

信息

《会讲故事的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9月26日-12月13日

展览地点:青岛市博物馆东区一楼南展厅

微信号|青岛市博物馆

新浪微博|@青岛市博物馆

抖音号丨qdsbwg196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张钹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奠基人”
罗技鼠标质保详解:两年质保如何省心使用?
365体育在哪下载

罗技鼠标质保详解:两年质保如何省心使用?

📅 09-17 👁️ 7537
10日本女性发型
beat365在线官网

10日本女性发型

📅 10-02 👁️ 1088

友情链接